芥川文学在华译介九十年之反思——从接受美学出发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立春[1] 李蕾[2]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 [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  处:《日本研究》2011年第1期95-99,共5页Japan Studies

基  金:浙江省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百年芥川龙之介译介与研究反思(09CGWW011YBQ)";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Y200805908)";"杭州师范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支持计划(HNUEYT2011-01-005)"

摘  要:芥川龙之介不仅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位置,而且对中国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作品1921年被鲁迅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二三十年代形成第一次译介高潮,改革开放以后又掀起第二次译介高潮。多次翻译不仅确立了芥川龙之介作品的经典地位,也反映了中国译者和读者期待视野的不断变化和审美层次的不断提升。

关 键 词:芥川龙之介 译介 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