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斯坦教育符码理论的分析框架及讨论  被引量:2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小平[1]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广州510006

出  处:《教育评论》2011年第4期153-156,共4页Education Review

基  金: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成人教育资源分配及运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07C048;2008年广州市属高校科技/社科项目"通过口语教学强化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08B1

摘  要:教育符码理论是伯恩斯坦的重要思想,主要探讨教育行动代理人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如何形塑社会空间与合法的沟通形式,意图解开社会、文化传递与劳动力再制之间的纠葛关系。伯恩斯坦教育符码理论的学术价值不容置疑,但在中国运用这一理论,有必要对其适用性进行反思,以便更好理解和充分发挥这一理论的潜力。

关 键 词:伯恩斯坦 符码 分类 架构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