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阳淼[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6期124-127,共4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道教与四川民俗文化"(06DFWH008)
摘 要:在《神圣与世俗》中,伊利亚德认为,"神圣"作为宗教的本质,通过显圣物而到场,显圣物既是"神圣",又是"世俗"的。"神圣"如何显现,体现了它与"世俗"之间关系的张弛。神话对"神圣"开端的显现,显示出了"神圣"与"世俗"最初的水乳交融。而《神仙传》作为道教史上第一部以信仰为奠基的神仙传记,在它那里,随着人性中"神性"的开启,"神圣"与"世俗"之间的交织显得若即若离。"世俗"地位的上扬,极大地影响了神仙在《神仙传》中,神仙如何绽放出自身来达到对"神圣"的显现——人对"生"的追求以及伴随"生"而来的"力"的诉求上。神仙通过对生命长久的持守而召唤"神圣"的降临,更加浓墨了"神圣"的二重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