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曦[1,2]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哲学系 [2]美国密歇根大学哲学系
出 处:《世界哲学》2011年第6期5-15,共11页World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留学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的支持
摘 要:"弗雷格—盖奇问题"对元伦理学中的表示论者所试图捍卫的准实在论立场提出了挑战。为了化解自身的压力,布莱克本先后采取了两个解决方案,以便处理"道德假言推理是否可以合法使用类似于逻辑有效性那样的规则"这样一个问题。但是,这两个方案都是不成功的。布莱克本因此就陷入了一系列困境之中。表示论者要想走出这个困境,或许就必须避免步入"弗雷格—盖奇问题"所预设的理论圈套,转而赋予人类心理本身以某种解释上的优先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