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视阈中的境界形而上学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宁新昌[1] 

机构地区:[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政法学院

出  处:《学术研究》2011年第11期20-24,共5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境界形而上学与现代人文精神研究"(03/04B1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儒释道本质上属于境界形而上学,故它不同于西方哲学的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实体形而上学。境界形而上学是基于对"仁"、"道"、"空"等存在的觉悟,而实体形而上学则是立足于对"是"的分析。所以,在儒释道中存在论和境界观是统一的。虽然说,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有本质主义的倾向,但是它仍认为"性"和"理"是相互内在的,所谓"性即理也",即宇宙本体的"理"存在于人的"性"中,并能通过人的境界体现出来。陆王心学的"宇宙便是吾心"是典型的存在论和境界观的统一。在道家那里,"道"是存在,也是境界。在佛教那里"空"也有存在和境界两重含义。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属于境界形而上学。

关 键 词:境界 形而上学 儒释道 

分 类 号:B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