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米粒
出 处:《新青年(珍情)》2006年第1期65-65,共1页New Youth(Friend)
摘 要:原名:LePanpillon译名:蝴蝶导演:菲利浦·慕勒(PhilippeMuy)演员:米歇尔·塞侯(MichelSerault)柯莱儿·布翁尼许(ClaireBouanich)类型:温馨喜剧配乐:NicoiasFrrera有一阵儿想写一点跟“蝴蝶”有关的电影文字,找了一些资料片,不是为了那些翩飞在电影中的蝴蝶,而是因为喜欢蝴蝶这种昆虫,像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莫说的:“毛毛虫的腿消失了,展开翅膀。”我喜欢它从虫子变成花朵的摇身过程。可是一直没有写,那些片子便一直放着。其中并没有菲利浦·慕勒(PhilppeMuy)的《蝴蝶》,这张碟是在收集那些资料片以后落入手中的。先看到介绍《蝴蝶》的图片,直觉告诉我,那只叫做“伊沙贝拉”的蝴蝶并不是蝴蝶,而应该是一种蛾。区分蝶与蛾,是小时候的事儿,爹爹指着彩色的俄文看图识字上的蝴蝶说,停下来的时候,蝶的翅膀是收拢的,而蛾的翅膀是平摊的。那只伊沙贝拉平摊着它美丽的翅膀,以一种死亡的姿势。连忙找到有关资料看,寻找细节的病根是看《红楼梦》落下的,现在连我自己也讨厌。伊沙贝拉早在1839年被一位西班牙学者发现,它风筝型的巨大翅膀,红青相见的颜色,猫眼一样的黄黑斑点,月色之下宛如精灵。这位学者以当时西班牙女王的名字命名它:伊沙贝拉。传说中,向伊沙贝拉许愿是能够实现的,那蛾是幸运的象征。我向来对这样的传说持怀疑态度,伊沙贝拉女王后来被革命者推翻了王位,流亡国外。伊沙贝拉自己并不幸运。这部片于是法语的。学法语的时候老师说,法语是最严谨的语言,重大的经济合同都要存一套法语本。我想法语不会蝶蛾不分。查了词典,又找到了下面这段资料,证实了我的想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