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端廷
出 处:《美术观察》1999年第12期68-68,共1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早期留洋回国的学者如傅雷、丰子恺等人开始向中国人介绍西方艺术史知识。然而,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对于西方艺术史我们始终处于译介阶段,而且这种译介既欠广度又乏深度。直到改革开放,这种局面才有了转机。如今,一大批学成归国或仍然旅居海外的艺术史学者已经将中国的西方艺术史研究事业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不仅开始在自己的著述中表达作为一个中国研究者的独立创见,而且还有人乐于采用西方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取得更加精深的西方艺术史研究成果,并建立起中国的西方艺术史研究体系。 对一件艺术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认识和解释,这是接受美学研究的核心课题。读一读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大师提香《神圣的爱和世俗的爱》的“阐释史”,我们不仅会从一个侧面对艺术阐释学有所认识,而且会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判断准则有深刻的领悟。
关 键 词:西方艺术史 接受美学 历史文化价值 意大利文艺复兴 研究方法 研究体系 二三十年代 判断准则 艺术史学 阐释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