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光智
出 处:《博览群书》1999年第2期27-27,共1页
摘 要:茅于轼教授的《生活中的经济学》,虽然是"对美国市场的考察"。但"借别人的火",正可"烤自己的肉"。茅教授在中央电视台接受采访时说:"我从事研究有一个信条,即不论多深奥的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在此"信条"支持下,茅教授将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对美国市场的考察"写成了"家常式"的经济随笔,在日常琐事的述说及与市场经济的运作规范联系阐发中,透出个人的见识,给人以启示。《生活中的经济学》共有三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经济体制。书中附录还收有作者近年发表的诸如"价格万岁"等部分有代表性的经济学文章。虽然微观、宏观、稀缺性、边际效用这些专业名词让门外汉心怯了几分,但只要你翻开此书,就会发现茅教授阐发的经济学并没有时下流行的专业面孔。正如古诗所云:"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关 键 词:微观经济学 生活中 美国市场 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 宏观经济学 日常生活 边际效用 经济随笔 运作规范
分 类 号:F0[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