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仿娅[1]
机构地区:[1]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出 处:《探求》1996年第3期23-25,共3页
摘 要:珠江三角洲已开始形成整体化的大都市群,这个大都市群伴随着广东省建设“珠三角”经济区的宏伟战略的实施,将成为亚洲国际经济中心乃至世界国际经济中心之一。广州作为这个大都市群体的中心城市之一,在“珠三角”的文化发展中如何定位,起何种作用,需要我们根据广州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复合条件加以重新认识;对广州文化自身的价值意义及其今后发展目标加以重新衡定。 一、广州文化发展的目标评价 余秋雨先生在谈论都市文化建设时说,经济的繁荣是城市的一大特征,但带有终极意义的是文化的汇聚。人类的最高理想之一,就是把地球变成宇宙中最美的一颗星球。我们的城市如果纯粹只有经济的躯壳而没有文化的内涵,那么城市很快就会演成一出由水泥、钢铁森林组合的人性的悲剧。这是改革开放面对的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而且越来越成为中华文化圈内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于广州未来文化发展问题,报刊上时有精文宏论,大家各陈其辞,各引一端,对广州文化发展目标、发展措施等作了多层面、多视角透视。在这里我们的着墨点不在于提出具体的文化策略,不在于对文化建设的具体操作进行讨论,也不对其文化管理、文化手段作具体的设定,而是仅仅对广州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提出一些探讨性的思路。 (一)以岭南文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