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德西效应”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单松涛 

机构地区:[1]大庆市教育学院

出  处:《教育探索》1996年第1期26-27,共2页Education Exploration

摘  要: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使工作的动机力量倍增,积极性更高,反而使其效果降低,变成二者之差,外加报酬(主要是奖励)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这种现象是由心理学家德西首先发现的,因此称之为德西效应。 德西在1971年作了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被试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被试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分成两组,实验组的被试每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当作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序指标,结果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个阶段继续解题的人却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但被试验者有更多人愿花费休息时间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程度在增加。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内感报酬)。

关 键 词:学校管理 低成就动机 努力程度 三个阶段 工作成绩 高成就动机 社会价值 休息时间 需要特点 控制组 

分 类 号:G47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