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班进京与京剧形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大珂 

出  处:《中国戏剧》1990年第2期51-51+50,50,共2页Chinese Theatre

摘  要:清代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皇帝弘历八十寿辰,浙江盐务大臣承办祝寿‘皇会’,闽督伍拉纳命其子带三庆徽班进京‘祝厘’演出。其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相继进京。它们不是巡回演出,演完就走;而是定居京城,在北京原有的三、四十个戏班之外,又添劲旅。特别是其中的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班,以其演员阵容之强盛、演出剧目之具有特色和营业持续年代之长久,声名最著、史称‘四大徽班’。四班中又以三庆班实力最强、历史最长,其掌班人常破推举为当时戏曲界封建行会组织梨园会所精忠庙的‘会首’。

关 键 词:徽班 演出剧目 精忠庙 行会组织 三庆班 演员阵容 高朗亭 皮黄腔系 伍拉纳 张二奎 

分 类 号:J80[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