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奎

作品数:100被引量:4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任荣海震杨连启武翠娟赵轶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淮北师范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文化画报》《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文化艺术研究》《河北画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余三胜籍贯、成名年代与艺术成就综论——兼及程长庚、张二奎
《中国京剧》2024年第5期33-39,共7页王灵均 
一、余三胜的籍贯问题刍议2023年5月,受安徽省潜山市文友赵方剑(第十二届安徽省政协委员)的邀请,笔者去潜山实地寻访考察程长庚故居。期间,受到潜山市文化馆陈立民馆长、潜山市博物馆涂爱华馆长、潜山市文联韩久安主席的热情接待。韩久...
关键词:余三胜 安徽省政协 张二奎 潜山 陈立民 籍贯 
从谭鑫培看余三胜对京剧的贡献
《中国京剧》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汪人元 
若论余三胜对京剧艺术的贡献,仅仅从他在京剧形成初期,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被同称为三鼎甲,由此享誉剧坛、扬名于世这一条,便足见他的地位和价值了。对于这样一位活跃于清代道光年间的艺人,史料文献的记录还是相当稀薄的,更缺乏曲谱...
关键词:余三胜 谭鑫培 张二奎 史料文献 程长庚 京剧艺术 三鼎甲 地位和价值 
余紫云生平、演剧及相关问题谫论
《中国京剧》2023年第10期22-28,共7页谢雍君 
在京剧史上,余三胜、余紫云和余叔岩值得大书特书。作为梨园世家,余氏传承了三代,不算久远,但余家三代所取得的成就、地位和影响,是其他世家所不能比拟的。祖父余三胜对京剧艺术的形成做出重大贡献,与程长庚、张二奎并誉为京剧老生“前...
关键词:余叔岩 余三胜 梨园世家 余紫云 张二奎 旦行 花衫 重量级人物 
水乳交融的余、谭艺术
《中国京剧》2023年第9期29-33,共5页谭孝曾 
余家和谭家是几代的世交,既有艺术上的传承,又有私下生活上的交往。我们和余家都是湖北人,余三胜老先生是湖北罗田人,谭家祖籍是湖北江夏。春台班进京为乾隆庆寿,结束以后作为“四大徽班”之一留在北京。为了生存,为了能够和北京的观众...
关键词:余三胜 四大徽班 张二奎 春台班 程长庚 三鼎甲 水乳交融 
清末京剧花脸唱腔研究——以何桂山、穆凤山为代表
《中国京剧》2021年第12期50-55,共6页马骏 
清代末年是京剧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艺人,为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以"老生前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代表的第一代京剧艺人的出现,标志着京剧时代的到来。其后以"四大名旦"为代表的旦行艺术家的崛起,...
关键词:四大名旦 京剧唱腔 余三胜 张二奎 旦行 何桂山 穆凤山 京剧发展 
《顺天时报》京剧旧闻
《中国京剧》2021年第1期44-45,共2页陈志明(摘编) 
张鸣才在上海病故高庆奎缺一帮手张鸣才为已故奎派鼻祖张二奎之嫡孙,鸣盛和科班出身,与李鸣玉为师兄弟,坐科时名不彰,自高庆奎约其配戏以来声誉日隆,与张春彦皆硬里子老生之出色人才。张鸣才之弃世非但剧界失一良材,即高庆奎亦失去一良...
关键词:高庆奎 张二奎 奎派 张鸣 声誉日隆 《七擒孟获》 《顺天时报》 京剧 
谭鑫培家风:忠厚传家久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17年第7期88-90,共3页郝双双 
家风素描 谭鑫培父亲谭志道,主工老旦,兼工老生。谭鑫培为其独子,少年谭鑫培痴迷京剧,随父北上寻访名师。谭鑫培曾师从程长庚、余三胜,并向张二奎、卢胜奎、王九龄问艺,博采众长为己所用,终成~家,与汪桂芬、孙菊仙一起被誉为...
关键词:谭鑫培 家风 博采众长 京剧史 张二奎 汪桂芬 孙菊仙 创始人 
咸丰年间的京师梨园生态探微——以《王钟霖日记》为中心被引量:2
《戏曲艺术》2016年第4期42-50,共9页任荣 
安徽省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民国皖籍剧评家戏曲理论研究"(项目号:SK2015ZD2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戏曲发展史"(项目号:15CZW04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清戏曲>整理及文献研究"(11&ZD107)阶段性成果
《王钟霖日记》是一部尚未披露的戏曲史料丰富的抄本日记。王钟霖于咸丰八年至咸丰十年间在京师任职,他好观剧且喜记日记,对京师戏班之变化、名角之生平多有记载。对《王钟霖日记》中的戏曲史料进行辑录和考释后可以知晓,咸丰年间皮簧...
关键词:《王钟霖日记》 老生三杰 “张二奎现象” 京剧 梆子 
京剧母体艺术——安庆调·潜山弹腔再探被引量:1
《中国戏剧》2016年第9期49-54,共6页郑炎贵 
京剧形成一般认为发生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帝王之都北京,由进京且留驻的民间戏曲以及传统戏曲荟萃而成,以老生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领军的一代名伶,为熔创京剧立下了不朽之功,其中尤以安庆潜山人程长庚艺术生涯最久,影响最...
关键词:张二奎 余三胜 民间戏曲 徽班 传统戏曲 青阳腔 不朽之功 三鼎甲 一唱三叹 调声 
命运多舛之杨四郎延辉——为三次禁演之《四郎探母》辩
《北京纪事》2016年第1期66-71,共6页张永和 
在1949年之后的30年中,京剧《四郎探母》的命运是颇具传奇性的,生和死瞬间变换,飘忽不定……掌控着全国各京剧院团存在和殒灭的文化领导部门,以及那些有着绝对话语权的为数不多的京剧评论家、京剧史研究家们也对之阴晴不定,随着政治气...
关键词:《四郎探母》 张二奎 梅巧玲 探母 余三胜 宋辽 姜妙香 风雨雷电 昭代箫韶 铁镜公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