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史

作品数:204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傅谨孙洁孙冬虎陈志勇张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戏曲学院南京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巾帼英姿映古韵 戏里春秋话忠魂——老艺术家谈《杨门女将》教排体悟
《中国京剧》2024年第9期33-39,共7页
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国家京剧院(原中国京剧院)创排了京剧《杨门女将》,该剧历经几代艺术家演绎,深受观众喜爱,不仅丰富了剧院的艺术风格,还培养了一批京剧人才,成为当代京剧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关键词:中国京剧院 《杨门女将》 京剧史 老艺术家 艺术风格 
为张君秋“音配像”——记董翠娜配像《秋瑾》
《中国京剧》2024年第9期106-108,共3页林歌 
20世纪90年代初期,面临京剧剧目、人才、观众多方面断层的发展态势,在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倡导下,“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音配像)工程在天津实施。该工程由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北京京剧院担任演出班底,将各行当、流派以及近现代...
关键词:张君秋 音配像 北京京剧院 亲传弟子 京剧史 发展态势 搜集整理 名角 
质美者以通为贵 才良者以显为能 浅谈程派艺术的美学特色
《中国戏剧》2024年第8期36-37,共2页孙闻 
美是心灵的家园,情感的世界。当代中国美学的社会价值追求是什么?我想无外乎四方面--对大自然的心灵养护,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心情,对社会公正的内心追求,对美好人生的情感寄托。当我们长期浸润于程派艺术营造的美好感受之中,心灵得到抚慰...
关键词:程砚秋 中国京剧史 四大名旦 京剧演员 文化遗产 美学特色 程派艺术 人物形象 
梅兰芳研究的态度、角度和温度——读李小红《梅学新探》
《中国京剧》2024年第4期89-91,共3页吴鑫 
梅兰芳先生是中国京剧史上最具社会影响力的表演艺术家,因而有关他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与其他艺人的研究成果相比,梅兰芳研究无论是其数量还是质量,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堪称一骑绝尘,无出其右,围绕梅兰芳为中心展开研究的“梅学”也...
关键词:中国戏曲学院 中国京剧史 梅兰芳先生 学苑出版社 社会影响力 李小红 研究成果 一骑绝尘 
打开京剧历史的画卷--《菊坛演义》
《中国京剧》2024年第2期83-85,共3页文馨 
《菊坛演义》是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以京剧发展历史为题材的长篇纪实小说。它以京剧发展的历史为背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主人公,以演义的形式,生动再现了京剧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说是一部京剧的秘史,是对京剧史的演绎。
关键词:中国戏剧出版社 京剧发展 京剧史 发展演变过程 演义 
“京剧之城”
《走向世界》2023年第43期74-75,共2页仙辑 
在中国京剧史上,烟台是京剧最早的流播地之一,是有名的“京剧之城”。清末民初为烟台京剧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当时,烟台茶园、戏院不分昼夜,京剧演唱声、胡琴声、锣鼓声不绝于耳,成为烟台独特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中国京剧史 京剧演唱 锣鼓声 清末民初 烟台 
百年京剧舞台风格的剧场性演变
《戏友》2023年第5期12-15,共4页冯悦怡 
回顾近现代中国京剧史,京剧的舞台艺术风格一次次被戏剧空间的演变所带动,引起戏剧领域的一场场大变革,并以不可阻遏的势头,席卷全国各地,收获无数戏迷的喜爱。一、京剧孕育成熟期。与北京更注重名伶韵律风格的传统演剧模式相比,海派京...
关键词:中国京剧史 舞台艺术 戏剧空间 剧场性 视觉奇观 规模性 故事性 演剧模式 
皮黄声韵 余音绕梁——京剧老唱片的声音记录与历史书写
《中国京剧》2023年第6期62-63,共2页孔培培 
李泽厚先生曾经说过:“物之所言比言之所言更有力。”借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对京剧老唱片这一课题的研究意义予以阐释,尤为恰当。近代京剧史的书写更多依赖于文字史料,而对于“物之所言”的研究与关注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在于,相对于文...
关键词:老唱片 历史书写 文字史料 京剧史 皮黄 开场白 李泽厚先生 余音绕梁 
富连成社后人向北京京剧院捐赠文献汇刊 点燃传承之灯 照亮京剧舞台
《人民周刊》2023年第13期59-60,共2页屈一平 
“一所富连成,半部京剧史。”提到京剧,老戏迷们都知道富连成,它是京剧教育史上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传承剧目最广的一个京剧科班。6月30日,正值仲夏时节,本刊记者走进北京京剧院,见证富连成社后人向北京京剧院捐赠《富连成藏戏曲...
关键词:富连成 北京京剧院 戏曲文献 京剧史 教育史 科班 培养人才 汇刊 
阎门嫡传《取金陵》
《中国京剧》2023年第4期20-25,共6页谯翠蓉 
《取金陵》一剧在业内一直备受关注,大家纷纷称此剧属武旦高精尖正统剧目,事实也的确如此。首先,此剧开创了武旦行剧中人与人“打出手”的先河,所有写京剧史的老师一说人与人“打出手”都会提到该剧。《取金陵》从剧本结构、剧目时长到...
关键词:武旦 京剧史 剧本结构 金陵 剧情设计 剧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