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角

作品数:337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董浩蔡惠福陈良伟张艳梅龚庆庆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舞台名角到戏剧教育领路人 景雪变深耕蒲剧教育二十载
《中国戏剧》2025年第2期22-23,共2页姜志涛 
蒲剧表演艺术家景雪变的精湛技艺、深厚功力,早就获得专家、观众的一致称赞。其实在我看来,她不仅是表演艺术家,更有三重身份,即优秀的表演艺术家、难得的院团管理者、杰出的戏剧教育家。以往我们更多是关注她在舞台上的表现,作为戏剧...
关键词:戏剧教育家 景雪变 蒲剧 名角 表演艺术家 三重身份 精湛技艺 舞台 
掌声响起来
《福建文学》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弋铧 
花想容二十五岁的时候改了名字,改成花向荣,抱着刚出生的女儿,给女儿上户籍,然后同时递交自己的改名申请。那时候改名字挺容易,就在派出所当天办下来,登记的是位女民警,花想容认识,是县委武装部部长的儿媳妇,她也知道花想容,毕竟是县剧...
关键词:花想容 刀马旦 青衣 花旦 剧团 女民警 名角 派出所 
京韵悠扬山海间 乘风破浪焕新颜
《中国京剧》2024年第9期79-80,共2页张欣 
记者:青岛市京剧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年来名角辈出,请您做简要介绍。张欣:青岛市京剧院成立于1950年,是“全国省级重点京剧院团”“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山东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青岛京剧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
关键词:京剧院团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京韵 转企改制 乘风破浪 演艺集团 名角 
为张君秋“音配像”——记董翠娜配像《秋瑾》
《中国京剧》2024年第9期106-108,共3页林歌 
20世纪90年代初期,面临京剧剧目、人才、观众多方面断层的发展态势,在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倡导下,“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音配像)工程在天津实施。该工程由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北京京剧院担任演出班底,将各行当、流派以及近现代...
关键词:张君秋 音配像 北京京剧院 亲传弟子 京剧史 发展态势 搜集整理 名角 
小玲红的悲喜人生
《名人传记》2024年第5期47-51,共5页王斌 
六七年前,因研究需要,笔者在翻阅民国人物日记时,发现了一位京剧名角小玲红,但相关资料甚少。现实中的她身世如何,后来又有怎样的经历呢?偶然间,笔者从《凤阳花鼓全书·史论卷》一个不起眼的注释中,找到了关于小玲红身世的关键性线索。1...
关键词:凤阳花鼓 京剧演员 刘斌昆 采访者 打花鼓 悲喜人生 名角 身世 
周山至水 秦腔情韵
《金秋》2024年第8期50-51,共2页刘核峰 
生活在“金周至”这个戏窝子里,步入中年后,最能从内心深处触动我的艺术形式和兴趣爱好,就是这一声让人心醉的秦腔了。少时刚能主动感知世事的那会儿,恰逄传统古典戏复苏,铺天盖地的秦腔氛围,点燃了我对这门大众艺术的爱的火苗。从人们...
关键词:秦腔 主动感知 大众艺术 名角 兴趣爱好 陈妙华 剧团 
京剧名角 百年饮茶趣闻
《漫科学(新健康)》2024年第1期78-79,共2页张永和 
过去常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老艺术家、老演员,都喝茉莉花茶。虽大多是这样,但也不尽然。先说一家七代都宗老生一行的谭门,我为此采访了谭元寿的三公子谭立曾先生。据他说:谭家第二代第三代的老祖,因为时间久远,喝什么茶,他不知道。...
关键词:祁门红茶 茉莉花茶 谭富英 谭元寿 饮茶 第三代 方糖 
从戏价到身价:晚清民国堂会戏的商业转型
《中华艺术论丛》2023年第1期132-144,共13页曹南山 
堂会戏具有显著的商业特征,晚清民国时期戏班和名伶唱堂会的戏价发生重要变化。堂会戏发展之初,堂会戏价主要支付给职业戏班,由戏班统筹支配。光绪庚子年(1900)之后,名角的等级和数量成为衡量堂会戏水准的最重要指标,职业戏班沦为名角...
关键词:晚清民国 堂会戏 戏班 戏价 名角 
视徒如子,尊师若父
《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2023年第10期58-58,共1页时月 
欧阳中石是著名的书法家,也是一位京剧爱好者。非常幸运的是,他早年在济南拜京剧名家奚啸伯为师,受到了奚啸伯的指点和关怀。欧阳中石曾回忆道:“奚啸伯先生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是他不称职的弟子。以前,戏曲名角的门户之见非常严重,对心...
关键词:欧阳中石 奚啸伯 京剧名家 不称职 门户之见 名角 年轻人 
月明中秋
《投资北京》2023年第9期87-89,共3页徐文龙 张婷婷(图) 
九月一到,中秋就来了。北京的秋天短,虽然洋槐早早落了一地,银杏的叶子亦缓缓染上了金色,可暑气却还在,仿佛夏天赖着不愿走一样。这是配不上秋天的,尤其配不上北国的秋天,配不上“秋高气爽”。可即便如此,秋天也还是在那里,像在幕后焦...
关键词:中秋 洋槐 名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