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班

作品数:649被引量:20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颜全毅路应昆解玉峰韦京东赵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徽班与徽商
《黄河之声》2024年第23期24-27,共4页解飞 
安徽的徽剧,自明中后叶诞生以来,借助于京剧而雄踞京师舞台长达半个多世纪,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起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其影响几乎遍及全国。而崛起于明代中叶的徽商,凭借灵活的经营方略,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独执商界三百余...
关键词:安徽 徽剧 家班 无徽不成镇 无徽不成班 
徽戏《龙虎斗》的演变与流播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4期139-145,共7页唐钟禹 蒋小平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徽剧抄本文献整理研究”(项目编号:AHSKZ2018D12)阶段性成果。
《龙虎斗》为徽戏经典剧目之一,该剧的情节最早可见于明小说《南北宋志传》。《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中的《下河东》则为迄今可见最早的“龙虎斗”故事戏“泛戏剧”形态。晚清民国时期,该剧曾随着徽班的脚步四处流播,并被京剧...
关键词:《龙虎斗》 徽戏 徽班 
空间手段、叙事创新与写意构建——元宇宙戏曲“虚实效果”的美学探寻
《中国京剧》2024年第7期102-106,共5页张蕊 
自四大徽班入京并最终形成京剧以来,已经过去了超过230年的历史。在20世纪初,京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峰。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三并举”等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戏曲艺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京剧艺术也迎来了重大革新...
关键词:四大徽班 重大革新 京剧艺术 艺术高峰 戏曲艺术 方针政策 百花齐放 
论滇剧胡琴腔中的【安庆调】
《戏曲研究》2024年第1期322-336,共15页江捷 
2020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建国七十年来滇剧史学研究”(项目编号:A2020YX03)阶段性成果。
吹腔,又名枞阳腔、石牌调、安庆梆子、安庆调等,因为徽班曾流布全国各地,即便地处边陲的云南也有吹腔的踪迹。所以描述吹腔的谱系,云南不能缺席。从元代开始,云南便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随着历史发展,尤其是明清以来科举、仕宦、商贸...
关键词:地方剧种 滇剧 徽班 吹腔 胡琴腔 清道光 中原王朝 枞阳腔 
吹腔《百花赠剑》在徽班、昆班的传承与演变
《戏曲研究》2024年第1期337-348,共12页赵群 
《百花赠剑》故事源自明代传奇《百花记》。当代戏曲舞台上很多剧种如京剧、昆曲、潮剧、湘剧、徽剧、莆仙戏、正字戏、晋剧、秦腔、豫剧、河北梆子、川剧、婺剧、越剧、粤剧等皆有搬演。本文将以明辑清刊之《歌林拾翠》中收录的《百花...
关键词:赠剑 莆仙戏 吹腔 徽班 婺剧 徽剧 传承与演变 湘剧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
《小猕猴(学习画刊)》2023年第22期F0003-F0003,共1页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从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这四个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徽班陆续进入北京,后来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
关键词:戏曲剧种 民间曲调 表演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班 清代乾隆 安徽籍 昆曲 
海派京剧的表演特点
《中国京剧》2023年第10期60-63,共4页赵雅枫(口述) 童航(整理) 
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上海盛行的昆曲叫做文班,同治年间徽班进入上海,很快盛行起来,光绪年间北方有少数的京剧演员也到了上海,文字记载有夏奎章、大奎官、孟七、任七等等,因为人数少,不能成班,就在徽班和昆曲班里一起演唱,结果挺受欢迎...
关键词:京剧演员 谭鑫培 汪桂芬 田际云 陈德霖 徽班 表演特点 黄月山 
京剧里程碑——徽班进京
《中老年保健》2023年第10期56-57,共2页程应峰 
清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皇帝寿辰,扬州盐商江鹤亭组织的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被征召入京献艺。这个以唱二黄调为主,兼唱昆曲、吹腔、子等诸腔并奏的戏班,开启了徽班进京之门。此后,又有四喜...
关键词:高朗亭 徽班 吹腔 戏曲艺人 扬州盐商 昆曲 二黄 乾隆皇帝 
徽班博物馆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徽班博物馆位于安徽省怀宁县石牌镇邵煅村,2022年建成,主体一层,局部二层。馆内布展四个板块:徽班始自石牌;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徽班、徽剧及黄梅戏的发展现状。馆内征集180多件藏品,设有戏曲戏服、盔帽、戏曲乐器、剧目抄本展示区。博...
关键词:徽班 徽派建筑 黄梅戏 整体风格 石牌镇 徽剧 博物馆 戏服 
水乳交融的余、谭艺术
《中国京剧》2023年第9期29-33,共5页谭孝曾 
余家和谭家是几代的世交,既有艺术上的传承,又有私下生活上的交往。我们和余家都是湖北人,余三胜老先生是湖北罗田人,谭家祖籍是湖北江夏。春台班进京为乾隆庆寿,结束以后作为“四大徽班”之一留在北京。为了生存,为了能够和北京的观众...
关键词:余三胜 四大徽班 张二奎 春台班 程长庚 三鼎甲 水乳交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