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宇权[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510275
出 处:《历史档案》2011年第4期73-79,共7页Historical Archives
摘 要: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千古未有之变局,除少数先进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外,清朝大多数士大夫仍未能对西方有正确的认识。刘锡鸿就是一位代表性人物。刘锡鸿,原名锡仁,字云生,广东省番禺县人,道光二十八年(1948年)中举,首任驻英副使和驻德公使,是洋务运动时期著名的反洋务论者,晚年曾以一篇《仿造西洋火车无利多害折》激烈反对李鸿章修建铁路而轰动一时。有《英轺私记》和《刘光禄遗稿》传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6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