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扫描观照下的语篇连贯——以唐诗《枫桥夜泊》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建生[1] 谭珺文[1] 

机构地区:[1]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文史博览(理论)》2012年第1期27-30,37,共5页

摘  要:近年来大部分学者都以韩礼德的衔接理论和语篇功能理论为基础,对语篇连贯进行了大量分析。根据韩礼德的理论,语篇要依赖连接词才能构成一个整体。然而中国的诗词注重意合,古诗词更是汉语意合的高度体现,词与词之间并无连贯词。因此,韩礼德的衔接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古诗词的语篇分析。而现在对古诗词进行的研究基本都是从诗词的意境、写作手法上入手,极少有人用兰盖克认知语法的观点来分析。故本文从兰盖克心理扫描理论出发,以唐诗《枫桥夜泊》为例,来分析古诗词的语篇连贯。

关 键 词:顺序扫描 整体扫描 《枫桥夜泊》 

分 类 号:I222.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