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新宇[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杭州310058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1期93-95,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浙江大学人文学部第三期(2010)自主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1A1000*172220101-60
摘 要:今天,要想正确解读《帆》,既要从诗歌的审美要素来赏析,又要结合诗人的不幸身世、家庭和学校教育、个人书简等方面来还原诗人创作该诗歌的文化语境。本文通过对《帆》在中俄文学批评界的接受情况的梳理,结合诗人当年的个人书简和创作手稿,找到解读《帆》的新突破口、新视角。这种重新解读不仅可以对赏析抒情诗《帆》起到导读的作用,而且也为透视和解读莱蒙托夫其他作品找到了钥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