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现象学美学与艺术审美对象的意向意义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江春[1] 

机构地区:[1]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副教授湖南长沙410205

出  处:《求索》2012年第1期119-120,115,共3页Seeker

基  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09YBB061;湖南财政经济学院2011年度重点立项项目阶段性成果;J2011003

摘  要:胡塞尔作为现象学哲学开创者,运用其哲学基本原理具体分析了美学和艺术中知觉与想象的关系,论述了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探讨了物理图像与艺术图像的本质特征,为现象学美学的发展、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胡塞尔的现象学美学与其意向性理论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以胡塞尔现象学美学为视角,透视美国文化象征之一的《美国哥特人》具有现实意义。

关 键 词:胡塞尔现象学美学 意向性 《美国哥特人》 

分 类 号:B516.52[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