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机制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锐[1] 

机构地区:[1]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出  处:《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年第1期86-87,共2页

基  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性价值的诉求:从主体性文论到主体间性文论”(06WX25).

摘  要:在汉语传统语法中,副词常常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当前,“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言现象越来越多,并逐步被人们在潜意识接受。本文在对“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历史回顾的基础上,从程度副词和名词的语义认知出发,以原型范畴、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为理论框架,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义、语用过程进行分析。

关 键 词:“程度副词+名词” 语义认知 原型范畴 隐喻 转喻 

分 类 号:H314[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