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学本质上是一种关于问题的逻辑——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的“问题”概念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崔若椈[1] 崔永杰[2]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2]山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东岳论丛》2012年第3期63-69,共7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西方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嬗变及内在逻辑研究"(批号:05BZZ0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伽达默尔认为某个传承下来的文本成为要解释的对象,这意味着该文本对解释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理解一个文本就是理解文本提出并试图回答的问题。这里的"问题"既不是古典哲学家的"永恒的问题",也不是教育学、修辞学上的"虚假问题"和"空的问题",它是那种呈现自身并因而可以从其意义起源处获取其回答模式的"真正问题"。问题开启了所问事情的"方向的意义",使被问之物、进而使文本具有处于创生性意义的悬而未决状态。要想对这一问题有所理解,解释者则必须在自己的视域内重构该问题。

关 键 词:问题 伽达默尔 诠释学经验 开放性 理解与解释 

分 类 号:B516.59[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