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杰

作品数:26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斯宾诺莎洛克诠释学偏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文史哲》《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岳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斯宾诺莎的“身体”概念——兼论其“身—心同一”理论被引量:3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87-96,共10页崔若椈 崔永杰 
作者主持研究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2YJA730001)的阶段性成果
"身体"既是西方哲学关注的重要话题,同时也是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其本体论关于思想和广延作为神或自然的两个属性关系学说出发,斯宾诺莎一方面提出并系统阐述了身体是唯一绝对无限实体的样式,以及身体是构成人的心...
关键词:身体 心灵 实体 样式 身—心同一 
“培根问题”及其诠释学意涵被引量: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4期41-47,共7页崔永杰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2YJA730001)
"培根问题"是波普尔在批判培根经验论及其"偏见"观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的。波普尔不仅将内涵于培根哲学中"偏见"与"观察证实理论"的矛盾、冲突称为"培根问题",而且经由对传统"观察证实理论"的颠覆性分析,提出并系统论证了与培根不同的、旨...
关键词:培根问题 偏见 观察证实理论 理解与解释 
马克思生态观的巨大理论力量源于其唯物主义——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福斯特的分析为例被引量:3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8期90-100,159,共11页崔永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诠释与重构研究"(12BKS063);山东省"十二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马克思生态观的唯物主义哲学根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与绿色左派等指责马克思缺乏生态思想及其把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性与自然的退化等同起来并加以批判不同,福斯特不仅坚持认为马克思的世界观是一种深刻的、真正系统的生态世界观,而且明确指出由于该生态观建基于其唯物主义之上,因而具有超...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唯物主义 新陈代谢断裂 可持续的社会 
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可持续性”思想的诠释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14年第8期30-37,共8页崔永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诠释与重构研究"(12BKS063)的阶段性成果
福斯特视"生态可持续性"思想为马克思生态世界观的重要内容。他从分析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关系的"代谢断裂"及其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入手,对此展开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马克思的"生态可持续性"思想旨在强调环境协调的可持续...
关键词:资本主义 新陈代谢断裂 生态可持续性 生态社会主义 
福斯特对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理论的生态学重建被引量:6
《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2期136-142,共7页崔永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诠释与重构研究"(12BKS063)
福斯特十分重视在"新陈代谢断裂"概念方面马克思与李比希等人之间的渊源关系,然而更强调前者对后者的超越与发展。他在系统分析马克思关于"新陈代谢断裂"是自然和社会物质变换过程的必然后果、资本主义条件下"新陈代谢断裂"的"全球性"...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新陈代谢 断裂 生态可持续性 
戴维·佩珀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诠释与重构被引量:7
《理论学刊》2012年第11期5-9,共5页崔永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诠释与重构研究"(项目编号:12BKS063)的阶段性成果
面对以生态中心主义为代表的"绿绿派"等对马恩生态思想的质疑,英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戴维.佩珀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他除了对马恩"自然"概念的生态意蕴及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内在关联加以系统地诠释外,还通过深入分析当代...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自然 生态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 
培根“四假相”说的诠释学意蕴被引量:4
《理论学刊》2012年第2期65-71,128,共7页崔若椈 崔永杰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西方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嬗变及内在逻辑研究"(项目编号:05BZZ04)的阶段性成果
"假相说"是培根哲学体系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学说之一。该学说的重要理论价值关键不在于它包含有对经院哲学的批判,而在于它从认识主体即解释者的角度探讨了认识或解释自然过程中产生谬误的原因,在于它通过对阻碍"自然的解释"种种因素...
关键词:四假相 偏见 理解与解释 诠释学 
精神科学本质上是一种关于问题的逻辑——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的“问题”概念被引量:2
《东岳论丛》2012年第3期63-69,共7页崔若椈 崔永杰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西方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嬗变及内在逻辑研究"(批号:05BZZ04)的阶段性成果
伽达默尔认为某个传承下来的文本成为要解释的对象,这意味着该文本对解释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理解一个文本就是理解文本提出并试图回答的问题。这里的"问题"既不是古典哲学家的"永恒的问题",也不是教育学、修辞学上的"虚假问题"和"空的问...
关键词:问题 伽达默尔 诠释学经验 开放性 理解与解释 
心灵是“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莱布尼茨对笛卡尔“天赋观念说”的修正被引量:2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5-23,共9页崔永杰 
作者主持研究的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西方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嬗变及内在逻辑研究"(05BZZ04)的阶段性成果
莱布尼茨是近代继笛卡尔之后主张"天赋观念说"的主要哲学家。他一方面拥护和捍卫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另一方面又从天赋观念的存在方式、主要功用,以及它与感觉经验的关系等方面对这一理论加以修正和进一步发挥。这种修正看似沿着先验...
关键词:天赋观念 直接呈现说 潜在说 经验 
巴克莱的反抽象论及其拒斥形而上学实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57-62,共6页崔永杰 
反抽象观念理论是巴克莱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其整个非物质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础。该理论否认抽象是人类特有的理性能力,否认抽象观念形成的可能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它视语言为抽象观念论的致误之源。从表面上看,巴克莱反抽象论的矛...
关键词:抽象 反抽象论 语言 拒斥形而上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