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非动物性意义的表达手段及形成原因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绍哲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2]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欧亚语系,河南洛阳471003

出  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27-31,共5页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摘  要:以动物性/非动物性范畴为核心构成的动物性/非动物性功能语义场,其动物性/非动物性意义可以通过词汇、形态、句法等手段在语言的不同层面得到表达。人们的主观认识对确定动物性/非动物性范畴起着主导作用,动物性与非动物性的对立反映了人类思维的自我中心定式。

关 键 词:动物性 非动物性 功能语义场 

分 类 号:H353[语言文字—俄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