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宋前期词的悲情意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宇宇[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理论界》2012年第3期118-120,共3页Theory Horizon

摘  要:悲情意识是北宋前期词的基本精神。感性追求的无限性与客观条件的有限性形成根本性矛盾,对此悲情性质的明确感知和应对即悲情意识。它分为"不足"之悲、"不永"之悲、离愁、闲愁四种,其特质为生命层面的感伤与执著。这种不注重功业追寻与价值求索的"唯情主义",为苏轼的"情本体"作了充分准备,预示着传统社会后期新的人性心理与社会形态。

关 键 词:宋世风流 悲情意识 感性生命 唯情主义 

分 类 号:I207.2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