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金旺[1]
机构地区:[1]宜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孔子研究》2012年第2期22-28,共7页Confucius Studies
基 金:2010年度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科研基地项目"苏轼与王安石哲学思想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ZX00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学界对王安石人性论思想及其发展阶段的认识依然存在分歧,在有关人性论作品的年代归属问题上也很模糊混乱。本文认为王安石人性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人性论是对第一个阶段的继承与发展,它以性善论为中心,同时受到"习"的影响,因而导致后天之性有善有恶;而第三阶段由于现实处境的变化,王安石的人性论有了实质性转向。第二个阶段的人性论对张载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提出具有直接的启发作用,因而对整个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