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宪章[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出 处:《华文文学》2012年第2期48-64,共17页Literatures in Chinese
摘 要:《灵山》是各种文体的杂汇,也是现代人主体感受和经验世界的真实表达。摈弃传统小说的人物命名方式,用人称代词代替人物,是叙述者为遮蔽自己作为一个言说独裁者的真实面目所玩弄的语言游戏,以排解长篇独白的寂寞与孤独。"我"和"你"的交叉叙说,犹如两条藤蔓盘绕的叙述结构,编织成《灵山》的两个不同世界。着意模糊时空界限,将本来可以完整和清晰叙述的故事碎片化、混沌化,呈现"万花筒"式的镜像,以表达"我"的迷茫和朦胧。将"音乐流"注入"语言流"、将光影艺术诉诸于言说,是《灵山》激活汉语表达潜能的两大成功尝试:前者像游丝,将破碎的镜像串连为动听的小夜曲;后者则使这镜像本身成为一幅幅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图画,两者都成了《灵山》追寻"灵山"之山之精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