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红旻[1]
机构地区:[1]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 处:《职教论坛》2012年第7期14-17,共4页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基 金: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路径研究"(09YJA880032);主持人:严全治;2010年河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视野下中高职衔接问题"([2010]-JKGHAG-0206);主持人:杨红旻;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欧盟国家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政策研究"(2011-ZX-011);主持人:杨红旻
摘 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吸引力是学习者个体对职业教育产生的积极反应,这种积极反应在社会群体中发生累积效应,并经企业组织的反馈和政府组织的引导进行强化,形成良性互动。因此,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中心路径,即提高职业教育对个体需求的反应能力,通过改善个体的学习动机、自我认同和职业认同来提高学习个体对职业教育的满意度;另一种是周边路径,即改善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激励企业、政府等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改变对于职业教育的负面态度与消极行为,增强正向的累积效应、反馈效应和引导效应。
分 类 号:G710[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