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言的词学理论与常州词派的开创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际斌[1,2] 

机构地区:[1]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2]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75-178,共4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张惠言词学研究和温庭筠词有无寄托之考辨"(10GH38)阶段性成果

摘  要:张惠言的词论成就在于提出了"意内言外"、"比兴寄托"说,并标举温庭筠词为典范。比兴寄托创作理论的提出与他援引诗教说词、他的治经方法和清初词论家的尊体途径有关。其创作论重视寄托之意、其鉴赏论重视阐释发挥,推尊词体,尤其是推崇温词,引起了争议。但从接受美学重文本意义角度看,他的鉴赏词论可备一说,其弊端是将阐释的多种可能性局限为一种;从知人论世角度看,温词也并非全然不具寄托品格,只是不能坐得太实。虽然词论偏颇,但适合了表达特定时代情感的需要,适合了既推尊词体又避免文字狱的需要,加上常州词派的内部继承和发展,使其终成清代最大词学流派。

关 键 词:张惠言 词学理论 意内言外 比兴寄托 温庭筠 常州词派 

分 类 号:H159[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