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致橡树》的隐喻认知分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毛佳玳[1] 李方媛[1]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44

出  处:《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40-41,共2页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摘  要: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是帮助我们对世界进行概念化认知的工具。本文试从舒婷的《致橡树》一诗中,探索隐喻和诗歌的关系,分析隐喻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以及隐喻为诗歌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文学效果,帮助读者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关 键 词:隐喻 修辞手段 认知方式 诗歌 

分 类 号:H0-0[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