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伦理探讨--以白睿文、陈毓贤英译《长恨歌》为例  被引量:3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赟[1] 

机构地区:[1]上海外国语大学

出  处:《中国翻译》2012年第3期98-102,共5页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摘  要:白睿文和陈毓贤合作翻译的《长恨歌》以对文化"他者"的再现为宗旨,体现了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道德意识和译介立场。该译本实践了作者与读者、他者与自我之间的理想共场,完成了异质文学的成功接纳,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当代文学译介的可能性与伦理观提供了思考的源泉。本文以翻译的操作伦理为视角,以《长恨歌》的英译本为研究个案,考察两位汉学家译者的翻译策略,阐明唯有充分尊重文本承载的文化差异,努力寻求异质性和可读性的平衡,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交流的本源宗旨和翻译行为的终极使命。

关 键 词:长恨歌 王安忆 翻译伦理 他者 差异 

分 类 号:H315.9[语言文字—英语] I046[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