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12年第7期147-148,共2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长安画派’及其对当代绘画史的贡献与影响研究"(09YJC760041)阶段性成果
摘 要:"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问题,是"形成中国画艺术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可染语),亦是"中国画最宝贵的艺术特征"(张大千语)。作为建构中国画形式语言最独特的要素之一和建构中国画审美体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笔墨"承载了诸多文化学上的意义,具有其核心的价值指向,因而备受历代画家、艺术理论家重视。唐代张彦远认为"骨气、形似,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历代名画记》卷一);五代荆浩亦称"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是故“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恽寿平《瓯香馆画禅》);黄宾虹亦指出“论用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以笔出”,强调有笔有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