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见闻志》

作品数:225被引量:27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晶罗世平彭莱李永林辛立娥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双管齐下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24年第9期4-5,共2页李不延 
“双管齐下”讲的是唐代画家张璪,《图画见闻志》等记录张璪“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原指手握两支笔同时作画,后比喻做一件事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关键词:《图画见闻志》 张璪 双管齐下 
传统中国写真的变与不变
《新美术》2024年第4期238-252,共15页李洁璇 
自中国绘画理论成型以来,对于画科的分类各有不同。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把中国画分为六科,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画科分为人物、传写、山水、花鸟、杂画五门。邓椿《画继》中则分为...
关键词:《历代名画记》 《图画见闻志》 郭若虚 张彦远 画科 《画继》 变与不变 
《图画考》乡编纂的时代特色
《影剧新作》2023年第4期183-192,共10页谢菁菁 
2021年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江西绘画史学地域特征的解读与探析”(项目编号:YG2021004)的阶段成果。
中国古代画学著述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各形式的绘画文献体例已趋成熟,以画史写作为例,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到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再到南宋邓椿的《画继》等,可以说发展至元代时,中国绘画史籍体例已经较为完备,且这些史籍...
关键词:《历代名画记》 《图画见闻志》 中国绘画史 郭若虚 绘画理论 张彦远 《画继》 图画考 
“辋川样”在金石学的生成溯源——以蓝田文管所藏辋川石刻为例
《华夏文化》2023年第1期35-38,共4页牟研冲 
引言辋川位于陕西省蓝田县中部偏南,距县城15千米,辋川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清风明月,是唐代诗人王维宦海归辞的隐居之地,在此王维创作了二百余首田园山水诗,完成了画史上广为传摹、移写的《辋川图》。对于王维山水诗的研究一直...
关键词:辋川 诗人王维 北京大学出版社 郭忠恕 《图画见闻志》 文管所 辽宁教育出版社 硕士论文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解题
《美术文献》2022年第8期56-58,共3页颜孟卿 
本文首先从《图画见闻志》的作者身世、史料来源、编撰方法及版本源流4个方面进行详细考证,意在探寻书中值得引用研究的史料;然后综合该书前后的其他画论编撰体例,探究其对后世画史、画论编写的深远影响;最后结合时代特征,论证书中画论...
关键词: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 考证 
《图画见闻志》之画史写作方法的创新性被引量:2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52-58,共7页尹子琪 
《图画见闻志》是宋代郭若虚承接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写的绘画断代史著作,在继承《历代名画记》的写作体例上,有许多创新之处,如革新前代画史分品评论画家的方式,而按人品、修养、学识对画家进行分类评论;卷五卷六中叙事性的写...
关键词:《图画见闻志》 写作方法 郭若虚 
范宽的高峰与朱锐的南渡 两宋《溪山行旅图》
《艺术品鉴》2022年第1期34-37,共4页郑朝辉 
行旅题材的中国绘画,知名度最高的非范宽《溪山行旅图》莫属。北宋刘道醇在《圣朝名画评》中这样评价范宽:“性温厚,有大度,故时人目为范宽。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妙。”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也说他:“进止疏野,性...
关键词:《图画见闻志》 范宽 疏野 郭若虚 行旅 
《清明上河图》细节详解之4风俗画下解
《艺术品鉴》2021年第12期102-107,共6页赵悦文 
“风俗画”定义溯源及准确描述中国画史千年,北宋中后期郭若虚《图画见闻志》1在卷一叙论的“叙图画名意”一节明确把北宋之前的绘画体裁分为“典范”“高节”“壮气”“写景”“靡丽”“风俗”六类,在风俗一类里举了四幅绘画作品:“风...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 《图画见闻志》 剡中 村墟 郭若虚 风俗画 壮气 北宋中后期 
恽寿平花鸟画中的着色方法之浅析被引量:1
《河北画报》2021年第22期95-97,共3页孔令钰 
没骨花鸟画自徐崇嗣起,以不勾勒,直接以墨彩图之的画法流传于世。《图画见闻志》说:“(徐崇嗣)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图绘宝鉴》认为徐崇嗣“画花鸟,绰有祖风,又出新意,不用描写,止以丹粉点染而成,号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
关键词:《图画见闻志》 徐崇嗣 恽寿平 没骨花鸟画 赵孟頫 大写意花鸟画 《图绘宝鉴》 明代花鸟画 
境生于象外——山水画之审美体验
《走向世界》2021年第40期88-89,共2页林杰 
朱光潜先生在其著作《论美》中指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在中国画中,意象的世界称之为意境。米芾在《画史》中评价董源的作品"平淡天真";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评价李成的画"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这些抽象的评价是对其作品意...
关键词:意象世界 《图画见闻志》 清旷 郭若虚 审美体验 《论美》 朱光潜先生 作品意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