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钰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阳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马蒂斯任伯年《图画见闻志》花鸟画没骨花鸟画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河北画报》《文艺生活(下旬刊)》《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科技视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恽寿平花鸟画中的着色方法之浅析被引量:1
《河北画报》2021年第22期95-97,共3页孔令钰 
没骨花鸟画自徐崇嗣起,以不勾勒,直接以墨彩图之的画法流传于世。《图画见闻志》说:“(徐崇嗣)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图绘宝鉴》认为徐崇嗣“画花鸟,绰有祖风,又出新意,不用描写,止以丹粉点染而成,号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
关键词:《图画见闻志》 徐崇嗣 恽寿平 没骨花鸟画 赵孟頫 大写意花鸟画 《图绘宝鉴》 明代花鸟画 
中国绘画的“弱视觉性”评析
《美术大观》2019年第10期78-79,共2页孔令钰 王陶峰 
2019年度贵阳市科学技术局-贵阳学院科技专项资金项目;编号:GYU~KYZ(2019-2020)MS-18
由于视觉感知方式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较低,随着艺术不断接近于道,对画的感知方式由视觉向"味觉"主导,形成中国绘画的"弱视觉"。文人画对视觉的抑制、引导、规训,形成尚意、平淡、远、古雅的审美特征。画超越"形似"追求表现"形而上"之道...
关键词:文人画 弱视觉性 感知方式 
马蒂斯与任伯年装饰意味的比较研究浅析
《科技视界》2015年第28期149-149,共1页孔令钰 
何谓装饰,这是个难以周全回答的问题。一般来说,装饰是指附属于主题物的或具有寓意的形式表现。装饰的概念是相对于主题器物的实用性而言的,它赋予主体以一般功能之外的形象及"表情",如器物上绘制的纹饰或建筑面上修饰的花纹及浮雕等形式。
关键词:装饰意味 马蒂斯 任伯年 
线与颜色关系所体现的线性思维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5年第5期55-56,共2页孔令钰 
东西方两位大约同时期的大艺术家马蒂斯和任伯年,他们的绘画从很多角度都可以分析出线性思维,而针对于线与颜色在画面上所体现的线性思维的这个角度还未曾仔细分析,本文浅析画面线条与颜色关系所体现的线性思维。首先,线条如果和色彩在...
关键词:线性思维 马蒂斯 任伯年 绘画观念 画中 分隔线 随类赋彩 平面化 国画教学 贵阳学院 
马蒂斯和任伯年绘画中线之异同浅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82-83,共2页孔令钰 
东西方绘画虽然都把线作为造型手段,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受各自文化传统和绘画实践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即使是生活在大体相同时代的马蒂斯和任伯年两位画家在作品中也向我们呈现出他们风格各异的线条,但这并不妨碍两位艺术家的绘画...
关键词:马蒂斯 任伯年 线 差异性 
水墨人物画教学中材料运用方法的改进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年第6期243-243,共1页孔令钰 
水墨人物画,是中国画中成熟最早的画种之一。自民国时期西学东渐之风盛行以来,以“徐蒋”体系一脉传承对新时期水墨人物画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水墨人物画教学却囿于50~60年代的造型藩篱之中,很多年轻画家尝试探索,如周京新、李孝...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 教学 材料运用 
线之造像与抒意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年第18期114-114,共1页孔令钰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解释道:“几何学中,线是肉眼看不见的存在。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因而是点所产生的。线产生于运动——而且产生于点自身隐藏的绝对静止被破坏后。这里有从静止状态转向运动状态的飞跃。
关键词:《论艺术的精神》 运动状态 造像 康定斯基 几何学 静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