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窦立春[1,2]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37 [2]东南大学人文院,江苏南京210039
出 处:《社科纵横》2012年第6期93-94,105,共3页Social Sciences Review
基 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伦理学研究"(2011SJB720005)阶段成果;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当代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SJ2010[2]-37)阶段成果
摘 要:婚姻自由凸显了个体的自主性与自决性,其逻辑前提是意志自由,具有意志自由的"我"之所以能够成为婚姻家庭中的"我们",其内在规定性是"爱"。"意志自由"与"爱"构成了婚姻自由不可或缺的两个逻辑前提。然而婚姻自由中的个体主观性正在消解自由本身的伦理合理性,并错误地将婚姻自由本质归结为性自由、契约自由或者单一性的偶然的爱,从而使婚姻家庭生活陷入危机。婚姻自由的合理性限度在于:个体对家庭的伦理认同。黑格尔的家庭伦理思想为此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资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