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立春

作品数:22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伦理精神公民身份道德教育忠恕之道儒家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阳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观探赜被引量:2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0-19,共10页窦立春 刘冉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认同研究”(20ZXB00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研究”(2020SJA015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依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观“何以必要”、何以“生态”“、何种”生态以及“有何世界意义”,成为亟须探讨的问题。具体...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世界观 地球生命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公民身份的伦理认同被引量: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2-17,共6页窦立春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学院科学’伦理规范研究"(17BZX042)成果之一
现代公民概念的最大缺陷是以国籍身份遮蔽精神归属,使公民患上"伦理缺乏症",导致公民在身—心、生活世界—意义世界、民族—国家等层面上的分裂,处于分裂状态下的公民成为原子式个体,在精神世界成为缺乏归属感的"空心人",公民身份认同...
关键词:公民身份 伦理认同 伦理精神 
生态公民身份的伦理认同与德性养成
《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第8期32-34,共3页窦立春 
江苏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江苏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研究(13ZD00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身份认同"碎片化"现象的伦理研究(2014SJB037)
生态公民的伦理认同从微观层面看,是个体对自我道德人格和至善追求的生态考量和把握,它决定了自我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认同;从宏观层面看,是指人类共体或地球共体成员共享的生态价值观,它是维系人类共体和谐有序的观念基础。生态德性就是...
关键词:生态公民 伦理认同 生态德性 
论生态公民的伦理精神被引量:1
《生态经济》2014年第12期164-166,183,共4页窦立春 
江苏省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江苏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研究"(13ZD00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身份认同‘碎片化’现象的伦理研究"(2014SJB037);南京林业大学思政专项基金项目
何谓生态公民?生态公民何以蕴含伦理精神、何种伦理精神以及如何培育这样的伦理精神?这些问题试图从深层回答生态公民如何从知到行、知行合一,以及如何实现知、情、意、行之贯通等现实难题。从伦理学视角观之,这种使生态公民以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公民 伦理精神 生态共同体 共善 
生态公民身份的伦理认同被引量:2
《生态经济》2014年第11期184-187,共4页窦立春 
江苏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江苏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研究"(13ZD00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身份认同‘碎片化’现象的伦理研究"(2014SJB037)
生态公民身份的伦理认同本质上是公民如何意识到与自然的共生性,由此形成对生态共同体的理解、坚守、认同和回归,进而将其内化为个体观念和行为依据,养成一种内生型德性品质和生态自觉精神。生态公民的德性实现过程就是公民对生态共同...
关键词:生态公民 伦理认同 生态德性 
城乡二元结构中的“边缘人”及其精神断裂—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认同难题被引量:3
《商业时代》2014年第5期4-5,共2页窦立春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方环境美德伦理研究"(11ZXC00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伦理学研究"(2011Sjb720005)
城乡二元结构是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边缘化"及精神断裂的主要原因。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新生代农民工平等地共享现代性成果,既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也是实现人民福祉的重要目标。本文认为身份认同通过个体对共体的承认以及共体对个体...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 
当前中国家庭同一性式微的伦理根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61-64,共4页窦立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07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2011SJB720005)
当前中国家庭同一性解构的深层次根源是"伦"的退隐以及关于"伦"的观念的淡化,其直接原因是"理性"对"精神"的僭越。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将家庭成员解构成孤立的原子式个体,家庭成为个别性家庭成员"利益的战场"。应对家庭同一性解构的伦理...
关键词:家庭同一性 原子式存在 伦理性的爱 
以人为本的道德哲学阐释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49-51,55,共4页窦立春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伦理学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1SJB720005);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重大招标课题"当代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阶段成果(项目编号:SJ2010(2)-37)
从历史角度,以人为本与以神为本、以权为本、以物为本相对,表征人的启蒙和解放。以人为本之根本不仅仅在于人民群众的富裕,更应指向主权在民的参政能力,以及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道德哲学意义上,以人为本是一种实践思维和价值指向...
关键词:以人为本 道德哲学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困境及其应对被引量:10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6-8,共3页窦立春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伦理学研究"(2011Sjb720005);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当代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SJ2010(2)-37)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着不易记忆、传播路径较单一以及知行分裂等难题。这些难题的出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的表达方式不够凝炼、对大众文化传播路径研究不够深入以及部分官员道德榜样力量式微等原因紧密相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化 应对策略 
婚姻自由的伦理合理性及其限度——基于黑格尔思想资源的研究
《社科纵横》2012年第6期93-94,105,共3页窦立春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伦理学研究"(2011SJB720005)阶段成果;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当代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SJ2010[2]-37)阶段成果
婚姻自由凸显了个体的自主性与自决性,其逻辑前提是意志自由,具有意志自由的"我"之所以能够成为婚姻家庭中的"我们",其内在规定性是"爱"。"意志自由"与"爱"构成了婚姻自由不可或缺的两个逻辑前提。然而婚姻自由中的个体主观性正在消解...
关键词:婚姻自由 伦理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