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骆正言[1]
机构地区:[1]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系
出 处:《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年第3期59-62,共4页Jorunal of Yunan University Law Edition
基 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宪法视野下的人格权保护>(10YJC820081);2010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人格权的宪法保护研究>(2010sk168);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的法律应对>(12SEW-Z-0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年龄歧视是就业歧视中的一个特殊的类型。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即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享有雇佣自由权,可以自由设定招聘的年龄条件。但是雇佣关系与普通契约关系不同,它是以"人"本身作为交易对象,其中潜藏着诸多人性贬损的风险,所以在歧视立法中,除了仅有的几类合理的年龄差别,用人单位不享有自主权。这类合理的年龄差别,美国《就业年龄歧视法》列举了七项,日本《雇用对策法施行规则》列举了六项。笔者建议在未来的年龄歧视立法中,也可以考虑设置六项具体的例外情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