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金鸣[1]
机构地区:[1]四川民族学院英语系
出 处:《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88-91,共4页Journal of Sichuan Minzu College
摘 要:美国蓄奴的历史使非洲裔美国黑人对"身份"有着特殊的敏感。寻找、确认和重建"身份"成为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其中,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1940)、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1952)和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1977)是美国非裔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作品对非洲裔美国黑人在"身份"被抹杀、消解和异化之后,如何重新认识、寻找和构建的经历进行了细致描述,勾画出一幅幅陷入痛苦、彷徨、混乱以及无知的状态的黑人众生相,希望能够带领现代社会中的黑人找到一条重建"自我"的有效路径,并最终抵达永恒的精神家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