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之歌》

作品数:565被引量:42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碧艳徐文培李冬鹏王滢林意新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国当代非裔小说中的旅行叙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追求
《广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189-196,共8页田俊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英国旅行文学史”(项目号22ZD&28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国旅行文学史”(项目号22BWW05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金项目(编号501WKJH2023112002)的阶段性成果。
旅行是美国主流文学中心叙事范式之一,表现美国人的困厄逃离、美国梦寻及共同体求索等多元的主题。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分支,非裔美国文学也具有表现旅行叙事的传统,尤其是在旅行和共同体追求主题表征方面。20世纪的非裔美国人,曾经通过...
关键词:美国当代非裔小说 《土生子》 《看不见的人》 《所罗门之歌》 旅行叙事 共同体 
《所罗门之歌》的听觉叙事功能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8期77-80,共4页刘仁丽 
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在叙事策略及技巧上,一方面以音叙事,借助贯穿文本或具体事件或人物歌唱的声音景观,赋予小说叙事以整体性,记录了非裔黑人在美国的痛苦遭遇。听觉叙事在小说中承担着记录历史、塑造人物形象、梳理人际关系...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 听觉叙事 个体形象 家族关系 追寻 
文学伦理学视域下的《所罗门之歌》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7期86-91,共6页辛珏如 安鑫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共建课题“多元视角下的美国当代非裔文学暴力主题研究”(2023GZGJ273)的阶段性成果。
对于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评论界的关注点多放在小说的男主人公奶人、姑妈派拉特以及奶人父亲麦肯身上,对吉他这一人物形象的评论往往寥寥数语。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来分析吉他。吉他从一个对白人以暴抗暴的激进民...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 文学伦理学 伦理选择 
心理学视域下《所罗门之歌》中的亲子关系探究
《海外英语》2024年第10期190-192,共3页闫婷 
2022年上海市国内访学项目结项成果。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所罗门之歌》,以“黑人会飞”的民间传说为主线,通过描述“奶娃”南行寻根的经历,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黑人生存画卷。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多从种族、文化、神话、创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 亲子关系 心理学 
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当代外语研究》2024年第2期153-162,190,共11页王玉括 王萌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重点项目)“当代非裔美国作家埃弗雷特小说创作研究”(批准号21WWA001);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世纪非裔美国自传研究”(编号22YJA752020)阶段性成果。
受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美国黑人女作家在反思种族问题的同时,积极思考黑人族群内部的问题,特别是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种族歧视与性别压迫。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莫里森不满当时的黑人女性形象,在《所罗门之歌》中塑造了众多丰...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 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文化构建研究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2期55-57,共3页倪筱菊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3J1336;“美国非裔文学中的共同体思想研究——以托妮·莫里森作品为例”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评论家托妮·莫里森先后出版了多部长篇小说,是美国历史上首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性作家。《所罗门之歌》作为莫里森的第三部长篇小说,通过麦肯·戴德家族四代人的历史隐喻了整个非裔民族的发展历史,展示...
关键词:黑人文化 文化认同 文化身份 
从意指翻译角度浅谈《所罗门之歌》的中文译本
《国学(汉斯)》2023年第4期563-567,共5页刘慧杰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 1931~2019)的代表作《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无疑是非裔美国文学作品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小亨利•路易斯•盖茨(Henry Louis Gates, Jr.)的意指理论结合语言学和文化学,探究黑人特有的修辞策略,开启了...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 意指特色 修辞 
《所罗门之歌》中的布鲁斯——比较视域下探寻文学与音乐的互渗
《海外英语》2023年第24期208-210,共3页吴文荣 陈亚非 
布鲁斯(又译蓝调)是19世纪60年代发源于美国南方的一种黑人奴隶劳动时创造的民歌,是一种黑人对悲惨生活的情感宣泄达方式。美国黑人作家托尼·莫里森,将布鲁斯音乐融入小说写作中,以此揭示美国非裔黑人的生存困境和生活希望。莫里森在...
关键词:布鲁斯 所罗门之歌 美国黑人文化 
浅析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老年女性形象塑造
《海外英语》2023年第13期206-208,共3页熊锐 
江苏大学第21批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Y21C091)。
托尼·莫里森是当今世界文坛久负盛名的非裔美籍女作家,其作品无不呈现着浓厚的人文气息。黑人老年女性形象贯穿莫里森的代表作品,这充分彰显了其深厚的老年情怀。在《宠儿》《秀拉》《所罗门之歌》等作品中,莫里森看似不经意间塑造的...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宠儿》 《秀拉》 《所罗门之歌》 黑人老年女性形象 
《所罗门之歌》中的创伤书写
《淮阴工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44-48,共5页吴良红 杨雯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外语教学专项课题(2020SJB1308)。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杰出的代表作家。她以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刻画种族歧视与奴隶制背景下深受迫害的黑人形象,书写美国非裔族群艰难求生的创伤历史。本文立足于创伤叙事视角,从叙事聚焦、多元化结构和隐喻的语言三个方...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 托尼·莫里森 创伤书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