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俊武[1] Tian Junwu
机构地区:[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1
出 处:《广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189-196,共8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英国旅行文学史”(项目号22ZD&28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国旅行文学史”(项目号22BWW05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金项目(编号501WKJH2023112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旅行是美国主流文学中心叙事范式之一,表现美国人的困厄逃离、美国梦寻及共同体求索等多元的主题。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分支,非裔美国文学也具有表现旅行叙事的传统,尤其是在旅行和共同体追求主题表征方面。20世纪的非裔美国人,曾经通过旅行共同追求过共产主义信仰、多民族融合、非裔传统等多元的共同体范式,但是,由于美国社会存在尖锐的族裔对抗,非裔美国人的共产主义信仰和族裔融合追求大多陷入失败,他们的唯一出路,还是回归非裔社会共同体。非裔美国人的这种旅行和共同体追求,在以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1940)、拉尔夫·艾里森的《看不见的人》(1952)和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1977)等为代表的20世纪美国非裔小说中有充分的表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