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俗乐舞台初探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曾美英 孔义龙[2] 

机构地区:[1]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音乐系 [2]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人民音乐》2012年第7期73-75,共3页People’s Music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项目(<汉化进程中的岭南音乐研究>GD10CYS03)系列成果之一

摘  要:岭南俗乐的发展是与岭南日趋繁荣的经济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相联系的,明清时期岭南政治环境的相对稳定又成为文化艺术繁荣的保证。诸多品种的发生、发展直至传播总是依托舞台才得以实现,这些舞台中有的是固定的,有的是灵活移动的。有些属于上层社会,更多属于市井阶层;有的分布在都市,有的渗透到乡村。可以说,俗乐舞台无处不在,从中我们能了解到艺术家们的表演意识,还能透过表演意识看到当时社会的文化需求、审美嗜好与发展动力。譬如古戏台、锣鼓柜、班社、戏曲会馆、舞美等就是俗乐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它们因地域和经济文化基础的不同而体现出各自的特点。

关 键 词:舞台 俗乐 岭南 上层社会 经济水平 生活水平 文化艺术 相对稳定 

分 类 号:J607[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