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乐

作品数:391被引量:69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项阳柏互玖柏红秀孔义龙王安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温州大学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代“南方-海上”丝路“神、佛、雅、俗、土”器乐分类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过程
《音乐文化研究》2024年第4期7-17,共11页杨民康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南方跨界族群音乐民族志的理论建设和选点、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BD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古代“南方-海上”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中的传统器乐,涉及一个包含“神、佛、雅、俗、土”五种分类的器乐文化系统,其中的世俗性或艺术性部分如今更多演变并归结至一个由雅(细乐)、俗(粗乐)两个子系统构成,并与戏剧、舞蹈、声乐紧密结合的...
关键词:“南方-海上”丝路 “神、佛、雅、俗、土”器乐分类 神乐 俗乐 粗乐 细乐 
词乐《步虚子》在韩国的传承与复原
《音乐探索》2024年第3期42-55,共14页朴恩玉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古代乐律学史研究”(20&ZD219)。
以韩国古乐谱中的《步虚子》为研究对象,对传入高丽时代的《步虚子》节奏和旋律做一个复原的尝试。在进行复原之前,先对载有步虚子旋律的九种古乐谱进行梳理,阐明《步虚子》在韩国的传承和变化过程,还通过四种载有《步虚子》歌词的古乐...
关键词:词乐 《步虚子》 《大乐后谱》 《琴合字谱》 《俗乐源谱》 复原 
明清时期燕乐调名实质的改变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4期1-5,I0002,共6页杨善武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音乐宫调史研究”(项目编号:14BD038)第十八章“燕乐宫调的沿革”部分内容整理而成。
元代以后南北曲所用燕乐调在调名上与宋代是一致的,但其用于表明某种调高、调式的实质作用却在明初以后开始改变。到了清代同样的燕乐调,其宫调含义已然失去,成了徒有虚名的存在。之所以如此,与文人曲词创作由注重音乐的依腔填词而为脱...
关键词:明清时期 燕乐调 调名实质 曲词创作 俗乐发展 
新媒体时代武舞融创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少林与太极》2024年第8期66-69,共4页孙爱景 张天佑 
武舞发端于史前干戚之舞,脱胎于巫、武、舞杂糅互渗的原始巫舞。武舞雅俗之别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于唐代繁荣时期之后武舞发展逐渐式微,雅乐武舞凋敝不兴、俗乐武舞转向与戏剧融合发展道路,成为传承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媒介。新媒体时代...
关键词:武舞 巫舞 春秋战国时期 网络媒介 新媒体时代 实践路径 俗乐 价值意蕴 
音乐雅俗流变与中唐乐人诗的新开拓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8期153-153,共1页
在中国古代社会,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极密。中唐雅乐停滞而俗乐活跃的这种音乐发展现状,带来了中唐宴乐之风的全面兴盛,这对中唐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唐乐人诗受此影响所作的新拓展可以概括为内容和情思两方面。就内容而言,诗人...
关键词:文学才华 中唐诗歌 俗乐 拜师学艺 歌辞 雅俗 唐乐 雅乐 
汉武帝歌诗与汉乐府制乐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88-97,共10页杨赛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音乐古谱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13)的阶段性成果。
汉武帝热衷于歌诗创作,其代表作《秋风辞》采用楚辞体、楚乐、“兮”字句,旋律性很强。相和歌体,表现了一代雄主踌躇满志、多愁善感的形象,奠定了汉乐府向死而生、雄浑悲壮的审美取向。汉武帝命李延年为协律都尉,重兴汉乐府,大大扩充了...
关键词:汉武帝 汉乐府 秋风词 胡乐 俗乐 
荀勖崇雅正俗的音乐观及其乐府活动
《乐府学》2024年第1期43-56,共14页赵德波 
荀勖是晋武帝时期掌乐者,也是当时乐府活动的主导者和主要参与者。荀勖秉持崇雅正俗的音乐观,主持完成了更造笛律,创制雅乐、雅舞,整理清商俗乐,编撰乐府文献等一系列乐府活动。其乐府活动及相关著述不仅推动了西晋乐府学的发展,还对后...
关键词:荀勖 笛律 雅乐 俗乐 乐府学 
魏晋、南朝宫廷音乐制作中的采辞与采乐
《乐府学》2024年第1期3-22,共20页王志清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采诗制度与采诗活动研究”(20XJA751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中国古代采诗研究”(21FZWA003)的阶段性成果
采诗协乐是古代雅、俗乐制作的主要路径。“采诗观风”成为文献叙述的经典话语,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采诗入乐、合乐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借助历代乐志的记述,或通过乐章的对比,观察采诗在宫廷音乐制作中的作用和意义。笼统言“采诗”,并不...
关键词:魏晋 南朝 雅乐 俗乐 采辞 采乐 
乐府钟与百戏俑 战阵之外的乐舞与杂技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10期90-97,共8页首阳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首被标记为出自汉乐府的民歌,相信在无数中国学生的记忆里留下一抹亮色。所谓汉乐府,是汉代掌管宫廷音乐的官署,负责收集各地俗乐进行改编、制作并保管各类乐器。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兄长“协律都尉”李延...
关键词:汉乐府 李夫人 俗乐 宫廷音乐 佳人 李延年 协律都尉 
论六朝隋唐文人拟作《步虚词》的世俗化
《天中学刊》2024年第2期102-109,共8页贾鸣 蔡丹君 
步虚词本为道经中的斋仪用词,后逐渐演变为乐府题目和曲牌,作为宴飨乐和日常俗乐使用。这与文人拟作及唐代“道调”的确立密切相关。自庾信开始文人便以游仙乐府写法拟作《步虚词》,音乐性逐渐战胜了道经中的仪式性。唐玄宗时“步虚”...
关键词:《道士步虚词》 道曲 俗乐 隋唐乐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