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视野中的稻作技术与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邦君[1] 

机构地区:[1]广东商学院社科部

出  处:《农业考古》2012年第4期191-194,共4页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摘  要:鸦片战争前后,是中国传统社会开始发生重大衰变的历史时期,一大批爱国的经世学者应运而生。其中,包世臣(1775—1853或1855)堪称一位突出的代表,其传见于《清史稿》。(1)他生于安徽泾县,主要活动在江淮地区,同林则徐、魏源等有过从。包氏学术口径宽阔,而以《郡县农政》(2)奠定了他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上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众所周知,中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而在种植业中,水稻长期稳居各种作物榜首。

关 键 词:生态环境 稻作技术 视野 《清史稿》 科学技术史 鸦片战争 江淮地区 种植业 

分 类 号:X171.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