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君

作品数:53被引量:9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包世臣清代明末清初笔下灾害防治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引量:1
《古今农业》2016年第4期52-61,共10页周邦君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孕育阶段富有特色的奠基之作。在动机上,它意在为农民运动辩诬,捍卫其正义性。在创作上,它源于作者对农民问题与国民革命本质联系的深入认识和他较早领导农民运动的具体实践。在文本...
关键词: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乡土社会 
《郡县农政》被冷落的远程原因与人的愚蠢性
《农业考古》2016年第1期127-131,共5页周邦君 
《郡县农政》是鸦片战争前后杰出经世学者包世臣的农学杰作,但长期遭到冷落,其远程原因在于:近现代位居世界主流的欧美文化惯于漠视农业生产,特别是极端鄙薄传统农业技术,致使人的愚蠢性发生漫无遮拦的全球化蔓延之势。在欧美工商文化...
关键词:包世臣《郡县农政》 冷落 远程原因 欧美文化 人的愚蠢性 人性退化 
包世臣与鸦片战争前后的肥料技术及生态环境
《农业考古》2015年第3期149-154,共6页周邦君 
身为鸦片战争前后杰出的经世学者,包世臣以《郡县农政》奠定了他在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史上的一席之地。该书表明,肥料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价值。江淮等地广大农民在林业、桑蚕、畜牧等部门,特别是种植业活动中,采取一系列技...
关键词:包世臣 《郡县农政》 鸦片战争前后 肥料技术 生态环境 
张履祥笔下的乡土技术与经济图景
《农业考古》2015年第1期280-285,共6页周邦君 
明末清初,张履祥的农学杰作《补农书》具体展现出江南乡土技术与经济实践的历史图景。农家讲究种植技术,力求精耕细作;加强副业生产,坚持稻桑并重;推行多种经营,兼顾林牧水产。众多生产对象和环节,形成内容丰富的技术体系。农家根据整...
关键词:张履祥 《补农书》 江南 乡土技术 技术经济 科学发展 
包世臣与鸦片战争前后的桑蚕业灾害防治
《农业考古》2014年第3期288-293,共6页周邦君 
包世臣是鸦片战争前后杰出的经世学者之一。其农学杰作《郡县农政》表明,江淮等地广大农民在桑树选育利用、浴连护种、卧种、收蚕蚁、为老蚕做茧提供条件以及为缫丝准备薪柴诸多细节中,特别是在桑树中耕管理、养蚕环境保护和技术管理方...
关键词:包世臣 《郡县农政》 经世致用 桑蚕业 灾害防治 生态文明 
毛泽东早期对“三农”问题的伦理关怀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3年第6期83-87,共5页周邦君 
"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因而毛泽东早期就予以真切的伦理关怀。他打算建设新村,将学生学习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在研读泡尔生的伦理学专著时,他写下大量批注,其中一部分是在"三农"问题上碰撞出来的思想火花。他认为农业是小人...
关键词:毛泽东 早期视野 “三农”问题 伦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包世臣笔下的畜牧技术及其生态环境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3年第1期198-202,共5页周邦君 
鸦片战争前后,包世臣的农学杰作《郡县农政》之部分内容,具体展示出关于畜牧技术及其生态环境的历史图像。江淮等地农民把握天时变动规律,将畜牧与种植、养蚕、林业有机联系起来。在养殖鸡、鸭、鹅之类家禽,特别是牛、马、羊、猪等家畜...
关键词:包世臣 畜牧技术 生态环境 《郡县农政》 
包世臣视野中的稻作技术与生态环境
《农业考古》2012年第4期191-194,共4页周邦君 
鸦片战争前后,是中国传统社会开始发生重大衰变的历史时期,一大批爱国的经世学者应运而生。其中,包世臣(1775—1853或1855)堪称一位突出的代表,其传见于《清史稿》。(1)他生于安徽泾县,主要活动在江淮地区,同林则徐、魏源等有过从...
关键词:生态环境 稻作技术 视野 《清史稿》 科学技术史 鸦片战争 江淮地区 种植业 
包世臣笔下的农业技术与水环境
《农业考古》2012年第1期163-167,176,共6页周邦君 
在中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农业典籍中,以"农政"二字命名者,迄今仅见两种:除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之外,就是清代中后期由包世臣所作的《郡县农政》。包世臣(1775-1855),安徽泾县人,平生游历和交往的范围皆甚为广泛,同裕谦、林则徐...
关键词:农业技术 水环境 《农政全书》 《清史稿》 鸦片战争 徐光启 中后期 林则徐 
包世臣在江苏的救荒活动及其思想被引量:1
《古今农业》2011年第3期63-73,共11页周邦君 
作为鸦片战争前后杰出的经世思想家,包世臣身处清朝国力渐弱、荒政渐衰之际,高度关怀民生疾苦。在江苏扬州和江宁,他主动参与救荒活动,积极出谋划策,赈济灾民。他批判荒政黑幕,切中时弊,并紧密结合具体需要,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措施,如及...
关键词:包世臣 救荒活动 荒政思想 江苏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