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67-81,共15页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SH02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08WL2241);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0LZUJBWZY090)
摘 要: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推动了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的崛起,和以身体不在场为主要特征的虚拟行为方式的出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新的道德风险。通过对1 157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的不道德网络行为,包括网络侵害、网络滥用、网络盗版和网络抄袭四种类型,参与这四类不道德网络行为的现象,在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中尤其以网络抄袭最为严重。回归分析发现,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同侪压力对不道德网络行为,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一发现的政策意义在于,从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网民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入手,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的不道德网络行为,是一种有效的对策措施。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about the emergency of new soci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Internet and the virtual behaviour based on the absence of body, and thus caused moral risks of the total novel nature. Based on 1157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from college students, the paper posits that four types of offences are comm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injury, internet abuse, internet piracy, and internet plagiarism, with the last type the most serious.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