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意识

作品数:34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少华刘新奇范虹黄凌飞韦成礼更多>>
相关机构:韶关学院湖南理工学院兰州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党建》《青海教育》《广东教育(职教)》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亦有"道" 行必守"则"——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网络道德意识
《青海教育》2020年第7期96-96,共1页张熙庆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网络行为的失范会对现实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危害网络社会和平,也容易成为网络黑客的侵犯对象.所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方式...
关键词:高中学生 网络道德意识 综合素质 
以网络道德意识为视角的道德主体教育——互联网时代的道德创造
《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33期287-288,共2页罗婷 
互联网时代为道德创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受网络环境虚拟性、匿名性和开放性的影响,也使网络道德受到了新的挑战。网络道德意识是道德主体在网络空间中发展起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统一体。道德主体在构建网络道德意识...
关键词:互联网 道德创造 网络道德意识 道德主体教育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网络道德意识的渗透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9期146-146,共1页张忠庆 
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由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信息来源的不确定性,导致很多人在网络世界中迷失了...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 网络道德意识 培养 
小学中高年级信息技术课堂中要强化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年第14期72-72,共1页郭梅 
小学生由于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品质等都尚不成熟,缺乏鉴别力和自制力容易沉迷网络,因而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加强学生道德意识的渗透。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网络道德缺乏规范的现象及其造成的后果与网络道德意识...
关键词:网络道德意识 信息技术课堂 小学中高年级 小学生 培养 信息技术教师 思想品质 价值观念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商情》2014年第44期222-222,共1页马学忠 
互联网作为全球的第四媒体,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在因特网用户中18岁以下的网民占24%,这说明互联网这一高科技工具已被中学生广泛使用,但由于其开放性、隐密性、虚拟性,网络不可避免地又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在网络道德规范尚未形成...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网络道德意识 中学生 培养 网络道德规范 网络道德教育 第四媒体 负面作用 
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被引量:1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年第5期71-72,共2页何小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实验课题研究项目"基于‘产;学;研’教育模式下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与拓展研究"(项目编号:215098)
阐述了自我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的关系,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意识 网络道德意识 培养 
网络道德意识与同侪压力对不道德网络行为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被引量:6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67-81,共15页黄少华 黄凌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SH02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08WL2241);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0LZUJBWZY090)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推动了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的崛起,和以身体不在场为主要特征的虚拟行为方式的出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新的道德风险。通过对1 157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的不道德网络行为,包括网...
关键词: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意识 网络同侪压力 不道德网络行为 
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创新研究
《小学科学》2012年第9期175-175,共1页肖辉 袁琦 
网络德育是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是德育现代化的一种形式。学校的网络德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网络为辅助工具,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是在对学生进行网...
关键词:网络环境 创新研究 小学德育 德育现代化 网络道德规范 网络道德意识 道德自律能力 网络德育 
网络时代对山区小学生道德的培养
《师道(教研)》2012年第5期19-19,共1页邹淑惠 
许多山区小学生的父母都进城务工了,他们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家特别溺爱孩子,百依百顺。相当一部分的小学生因此迷上了电脑,时常沉迷于网吧,有的甚至彻夜不归。同时,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强化了学生“看”、“听”的接受方式,而弱...
关键词:学生道德 网络时代 培养 山区 网络道德意识 进城务工 网络传播 接受方式 
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渗透被引量:1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1年第10期36-38,共3页杨兴龙 任倩 
教育以德为先。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中学生,他们的鉴别和自制能力欠缺,很容易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十分必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网络道德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