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倩[1]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
出 处:《现代哲学》2012年第5期122-126,共5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唐君毅的哲学建构与文化哲学的中国形态";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唐君毅文化哲学研究";2011年度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儒学的日常生活理念与文化哲学的中国形态"成果
摘 要:唐君毅认为《大学》"格物致知"义的演进,即是把科学之知与中国传统德性之知相融合的尝试。以道德理性为根本,融合朱熹与王阳明对《大学》的解释,重订《大学》文本次序,彰显"本末"、"终始"在《大学》中的意义,并用"俱时而呈现之同一关系"、"更迭而呈现之相斥关系"、"目的与手段之相从之关系"、"交互并在之关系"揭示出知识之知和德性之知的内在关系,构造出一个立体上升的结构关联体系,是唐君毅重释"格致"理念以融通科学的内在理路。他强调科学与人文在具体情境中发用,成为化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冲突的有益尝试,也是唐君毅在诠释中华文化传统时表现出的时代意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