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检测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涛[1] 钟芸诗[1] 姚礼庆[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上海200032

出  处:《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年第11期656-65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Endoscopy

基  金:基金资助: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2010~2012);2009年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处面上项目(09411967100);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566)

摘  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遗传性大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新发大肠癌的2%~5%。HNPCC家族中男性罹患率为68.7%,女性为52.2%,因此,早期识别潜在HNPCC患者并加强肿瘤监视,通过定期结肠镜检查,继而降低HNPCC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HNPCC除具备散发性大肠癌的一般临床特征外,还具有发病年龄较轻、发病部位多位于右半结肠以及伴有大肠外器官肿瘤等临床特点。

关 键 词: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分子检测 癌筛查 HNPCC 应用 遗传性大肠癌 散发性大肠癌 器官肿瘤 

分 类 号:R735.34[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