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伤视阈下的黑人女性主体性之构建——解读托妮·莫里森的《慈悲》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薛玉秀[1] 

机构地区:[1]盐城工学院大学外语部,江苏盐城224051

出  处:《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49-51,共3页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摘  要:托尼·莫里森新作《慈悲》描绘了17世纪北美大陆蓄奴制初期种族压迫及性别歧视等文化创伤下的黑人女性的悲惨遭遇。文章运用创伤理论,通过剖析作品中的黑人女性形象,认为文化创伤导致了黑人女性主体性的缺失,从而凸显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肯定是走出文化创伤的关键。

关 键 词:蓄奴制 文化创伤 黑人女性 主体意识 

分 类 号:I20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