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秀

作品数:23被引量:3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盐城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艾米莉·狄金森大学英语教学莫里森跨文化交际文化导入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时代文学》《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超越种族主义:后族裔批评视域中美国戏剧书写的新范式——以三部戏剧为个案被引量:1
《当代外国文学》2023年第2期21-28,共8页薛玉秀 陈爱敏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后批评语境下美国戏剧30年(1990-2020)”(22WWA002);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1世纪好莱坞电影空间生产与价值观建构研究”(21WWB007)的阶段性成果。
后族裔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批评方式,剖析了种族矛盾产生的根源,揭示了后种族书写的创作特点,成为观照后族裔文学的新路径。将21世纪美国戏剧置于后族裔批评视阈下,不难发现有关种族问题书写不同作家采取了不同范式。一些剧作家,像马梅特...
关键词:后族裔批评 21世纪美国戏剧 书写范式 
对外经济发展提速,商务英语人才紧缺
《企业家信息》2021年第12期75-77,共3页薛玉秀 
“十三五”以来,我国出口持续增长,对外经济保持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面对对外经济发展不断增速的情况,外贸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凸显。国内培养国际贸易的英语人才起步较晚,且在当时对外经济发展不稳定的环境下,所参与的商务活动较少,自身...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 外贸商务英语 对外经济发展 持续增长 英语沟通 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 人才需求 
拒绝平庸——狄金森诗歌发表鲜为人知的历程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1年第1期80-85,共6页薛玉秀 陈爱敏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艾米莉·狄金森的悖论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8WWB001)的阶段性成果。
迄今为止,学界对美国诗人狄金森及其诗歌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硕,但少有学者关注这位诗歌才女生前诗歌发表的艰难历程。本文通过史料考证,认为诗人经历了积极发表、渴望作品得到公众认可从而实现其成为诗人的梦想,到遭受来自家庭、社会、...
关键词:狄金森 诗歌发表 自我发表 
艾米莉·狄金森的道家生死哲学观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年第6期67-68,73,共3页薛玉秀 
江苏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艾米莉.狄金森的东方情结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SJB750036
艾米莉·狄金森以死亡为观照,将人类融入宇宙大化之中来透视人生,于死亡的意境中,多层面探索生命的意义。诗人所表达的"生死随道""生死一体""乐生善死"的生死观无不渗透着中国道家哲学的智慧。同时,诗人独特的道家死亡美学意境,对现今...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道家 生死哲学 生死美学 
高校国际合作班英语教学实践和反思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80-82,共3页刘平 薛玉秀 李勃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SJB771);盐城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2014C29)
以盐城工学院国际合作班英语教学实践为例,分别从建设过硬的师资队伍、紧扣培养方案合理安排课程、实施情感教育、创新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办法等方面,探讨了国际合作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国际合作班 英语教学 实践 反思 
艾米莉·狄金森的道家思想解读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11期42-43,48,共3页薛玉秀 
十九世纪美国天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以其看似绝俗弃欲、隐居不争的生活方式,借助其独特的诗歌意象,表达诗人对东方文化的独特的情感,从而构建其东方特色的庄子道家思想的价值观。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东方文化 庄子 道家思想 
托妮·莫里森小说《慈悲》的陌生化叙事技巧解读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5期30-31,共2页薛玉秀 
托妮·莫里森新作《慈悲》描绘了17世纪北美大陆蓄奴制初期种族制度下的黑人女性的悲惨遭遇以及她们对自由和尊严的渴望和追求。本文以小说中"卖女为奴"这一核心事件为主线,通过援引"陌生化"叙事理论的框架,从多重叙事结构、视角转换与...
关键词:《慈悲》陌生化 叙事技巧 审美 
文化创伤视阈下的黑人女性主体性之构建——解读托妮·莫里森的《慈悲》被引量:2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49-51,共3页薛玉秀 
托尼·莫里森新作《慈悲》描绘了17世纪北美大陆蓄奴制初期种族压迫及性别歧视等文化创伤下的黑人女性的悲惨遭遇。文章运用创伤理论,通过剖析作品中的黑人女性形象,认为文化创伤导致了黑人女性主体性的缺失,从而凸显了黑人女性主体意...
关键词:蓄奴制 文化创伤 黑人女性 主体意识 
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诗歌解读被引量:2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213-215,234,共4页薛玉秀 
在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一千七百余首诗作中,有六百多首以死亡为主题。诗人通过"死亡"这一主题表达了其对成名梦想破灭后的矛盾与困惑,于"死亡"的畅想中寻求"回归"和"永生",以掩盖其真实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梦想 死亡 永生 
灵与肉的悖论与统一——解读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
《山花(下半月)》2010年第11期140-141,共2页薛玉秀 
一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唯美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在其唯一的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王尔德以讲述一个精彩的哥特式故事的创作形式、以文学叙事透视艺术哲理的理念阐释了其精典...
关键词:王尔德 格雷 画像 灵与肉 解读 悖论 唯美主义 英国文学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