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叙事”概念的当代兼容性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龙新[1] 

机构地区:[1]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58-62,共5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BZW005

摘  要:中西"叙事"的原初内涵根植于各自文化的源头之中,文化基因的异质性使中西叙事形成了不同的传统。比较而言,西方叙事重"故事",中国叙事重"历史";西方叙事侧重于"叙",中国叙事更加强调"事"(即"史");西方叙事侧重于时间性,而中国叙事侧重于空间性。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西"叙事"概念走向了互渗融合,并为"叙事"增添了新的内涵:形式与文化互渗、叙事媒介泛化、叙事对象泛化等。这些新内涵其实已经先在地包含在中国"叙事"概念的原初内涵之中,显示了中国"叙事"概念的当代兼容性,也表明在当代背景下研究中国叙事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 键 词:“叙事”概念 中西比较 差异性 兼容性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